2022終止戰地.三十而立 特展
馬祖以馬祖不同時期的人口變化為軸線,重構馬祖生命史,而後從迴返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前後的馬祖為起點,由當時的紀錄攝影,帶入那個變化前夕的馬祖。隨著時間航行,撥開戰地時期的軍事化島鏈迷霧,馬祖開始浮現自己的樣子、呈現自己的色彩。
馬祖敘事:曾經發生的事寫進歷史,化為一個句子。而大部分的句子尚未成為記憶就已被遺忘,但卻是與島嶼居民切身相關的事;還有些句子的背後,其實說的是另一則故事。在關鍵大歷史的牽引下,伏流馬祖自1949年以來每一年發生的事件,並輔以相關文獻與解密檔案的出土,重構一種觀看與敘事的方式。
迴返當下:透過樸實的鏡頭語言,記錄1992年馬祖改變前後的時代氛圍、地景樣貌與人文風景。而這些珍貴的瞬間,在三十年後透過當代的眼光重新凝視、編寫與呈現。
島嶼顏色:以「北緯26度島嶼顏色計畫」為馬祖後戰地時期引動視覺革命,透過微視與細節的觀察、色彩與亮度的測量,重新定義島嶼顏色與性格。這些顏色的總和是不同時期馬祖生命的堆疊,也是一幕幕內在風景的顯影勾畫。
海峽情書:收集拓印北竿島上隨處可見的標語,這些原本為了宣示對抗、鼓舞人心的象徵,經過時間的延宕、敘述的轉向,在不同的閱讀路徑下,譜成一首寫給當代的海峽情書。
共影馬祖:在戒嚴時代被嚴格管制的照相機,在解嚴之後獲得釋放,馬祖人開始可以自由地藉由攝影之眼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。透過不同世代的凝視與關注,呈現馬祖的後戰地視角。